晴雯的判词 出处在哪里?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9:48:48
"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就是这一句

晴雯是《红楼梦》里面的一个人物,她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判词的理解: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出宋诗人黄庭坚语);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两句说像晴雯这样的人极为难得,因而也就难于为阴暗、污浊的社会所容,她的周围环境正如册子上所画的,只有“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晴雯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
3.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份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
4.寿夭——短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十六岁。
5.多情公子——指贾宝玉。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1] 。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2] ,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晴雯,是曹雪芹笔下一个光彩照人的红楼“女儿”,是作者留给后世的一个唯一完整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下层女孩子形象。晴雯位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作者给她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第5回)

这判词内容和“晴雯”名字本身都说明她人品高尚,然而遭遇艰难。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作者曹雪芹用饱蘸深情的笔墨,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率真热情、坚贞倔强、疾恶如仇、敢怒敢言的人物形象,这是个敢于冒犯封建统治,决不向正统势力低头的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叛逆者。

“又副册”“判词”之一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霁月难逢”:雨过天晴时的明月叫“霁月”,点“晴”字,喻晴雯人品高尚,然而遭遇艰难。“彩云易散”隐指晴雯的横遭摧残而寿夭。“彩云”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