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因环境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40:48
例如近视

大家都说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就遗传了
就误认为高度近视的人在600度以前是不遗传的,这是误解。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如果一个人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了,那么他很可能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因为正常人不容易有那么高的度数。

第一楼的答案还是比较规范的

简而言之,我们高中生物老师就是说发生在生殖细胞里的遗传物质变异是可遗传的,包括隐形突变和显性突变。而发生在体细胞里的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因为它不经过减数分裂,不会有受精作用,不可遗传给子代。

还有些变异不改变遗传物质,只是单纯改变形状。在高三总复习的时候会做到有关实验习题。要注意一下!!

注意,只有生殖细胞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近视的遗传不是因为变异,而是不同的人眼睛耐受程度不同,比如说同样两个人,都是天天上网打游戏,可能一个就近视的特别厉害,另一个就不会近视,这就是遗传的因素了。就是说因为遗传物质不同,有些人本来就容易患近视,不是变异引起的。一般来说600°以上的近视都是因为遗传造成的,所以父母有高度近视子女患近视的概率会更高。

因为这个变异改变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而这种遗传物质随着生殖细胞传给下一代。
PS:可遗传的变异都是改变了细胞的遗传物质,而且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已改变。
希望帮到你

看看变异的定义: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现代遗传学表明,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与重组。
你的问题和物竞天择有关。环境选择能适应他的物种存留。你知道同种物种间的个体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由变异引起的。
你要明白一点,个体都有一定的变异几率,而且变异的方向是不明确的。也就是有的变强了,而有的变弱了。当环境好时,强的弱的都能生存,一旦环境变差了,强的才能体现他的强的一面。也就是在环境变差之前,他们就变异了。环境变差了,强者被选择生存下来。他的下一代遗传了他的优点,也可以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表现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的遗传性。实质上他们是环境选择出的变异强者。

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