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国怎么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军队的建设以及武器的配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20:29:43
二战初期,日美两国在太平洋力量的对比相对悬殊,日本在太平洋集结了大量舰队与航母编队,美国海军还未完全从珍珠港的偷袭当中恢复过来,但最终的结果美国海空军还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原因何在?在欧洲战场上,由于希特勒的“海狮计划”,德军云集法国海岸蠢蠢欲动,惨遭德国空军狂轰滥炸而损失惨重的英国不得不向美国请求物资与军队支援,我们都知道,20世纪20年代末至二战初期美国一向注重经济的复苏训练,相对忽视对军队的建设,“美国之父”的祖训也告诫美国不要加入欧洲国家的纷争,生产的军工产品以及武器飞机大炮大多用于出卖给欧洲国家而很少用于装备自己的军队,况且招募并且训练一支庞大的军队是要花很多人力物力和很多时间的,要经过实战和演练的,当然德国鬼子不会等到美国军队训练成熟以后再大举进攻英国,即时美国短时间内运送至英国本土的大量军队,大多数美国军队应该是训练不够完善,集体写作能力较差的,加之德国军队实战经验肯定比美国军队丰富,德国的武器制造技术也是世界上堪称一流的,这样的美国军队在经验丰富,团队精神强悍,武器精良的德军面前反而会取得胜利吗?那么美国怎么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军队的建设以及武器的配备?

1、军事力量是国家综合素质的体现,不仅仅是取决于单兵素质、武器装备、指挥官能力等纯军事因素。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工业实力、领土幅员、教育水平、外交斡旋。
2、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德国才500多亿美元。工业生产能力更是强大,当年太平洋上美国“约克城”号受重创,日本人判定需要2个月才能修复,美国人只用了36小时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见一斑;
3、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4、美国人一直是以全局观点在作战,二战中发明的“战略轰炸”就是一例,战场上打不过德国的装甲部队,那就轰炸万里之遥的鲁尔工业区,摧毁德国坦克生产基地。在北非打不过隆美尔,那就轰炸地中海的德军油船,没了汽油德军坦克成废铁。
5、美国从来都是用综合国力来打德国的,军事指挥、单兵素质不是美军的强项,整个欧洲战场,德军将星如云。相反,美国只有巴顿、艾森豪威尔等寥寥数人
6、外交经营也是美国强项,军队没准备好,那就出钱、出钱,让苏联人、中国人、英国人与法西斯死拼。
7、虽然斯大林一再恳求,美国打死都不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等德国基本被打趴下了,才从容不迫地在诺曼底登陆。这时已经是1944年了,二战全面爆发已经4年多了,就是一个高中生进西点军校,4年也已经读完本科了。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准备时间十分充裕。

综合实力德国差美国至少一个档次,美国即使两限作战依然对德国有绝对优势,无论是武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优于德国,兵力优势就更大了,经验上的缺乏只要通过实战很快就能解决,毕竟美国的军官和指挥层素质还是过硬的。考虑到美国过于强大的实力,一旦其完全转入战时经济轨道,其他国家就没得比了。

首先,美国本身就是工业大国,其工业潜力很高。其次,美国在充当军火商的角色的同时也间接吸收经验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第三,美国并没有放弃军队建设,而只是暂缓,美国政府希望和平,但从来都处于警惕之中。所以,美国能快速转型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