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问题,高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35:00
1.写出战国七雄的都城及都城面积,城墙长宽高,城门数。
2.已发现的诸侯墓地。

请详细回答,复制也不要紧,但是要正确,是作业啊。

齐国为临淄。
前几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考察认为:“自从献公迁都临淄之后,又经过历代的缔造经营,至迟至春秋晚期,已经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大城。”侯教授所说的宏伟大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过大城的西南隅,两城巧相连接。大城的南北近9华里,东西7华里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小城南北4华里余,东西3华里,是国君居住的宫城。两城总面积达60余平方华里,正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故城的城墙残垣尚存,夯筑痕迹依稀可辨。据文物部门探测,故城城墙有的呈直线,有的沿河岸婉蜒曲折,有城墙拐角24处。小城墙宽一般在二十至三十米,最宽处达五十五米至六十七米。大城墙基均在二十米以上,最宽处达四十三米。大小城周长约计四十二华里。在城垣遗迹中,保留较好的一段是大城西墙南端与小城北墙交接的地方,位于小城北门以西一百米处。城墙残高约五米,全部用泥土分层夯筑而成。一九八二年国家建有拐角型墙壁式砖房保护。据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记载,齐城有十三门,即:雍门、申门、杨门、稷门、鹿门、章华门、东闾门、广门等。因未记确切方位,后人说法不一,比较肯定的是:申门、雍门为西门,广门为大城的东门。现已探明十一座城门遗址。

楚国为郢。
郢城,相传公元278年春秋战国时期,楚平王所建,当时为秦代南郡治所。公元689年,昭王时,又迁都郢城,在郢城建都的几年间,是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东汉时期,因被秦将白起攻破后,郢城随历史的变迁遂废。

郢城古遗址现为土城垣,城内地下遍布是古建筑遗址。土城垣为正方形,周长5.5公里,边长1.4公里,城垣高3-6米,宽15-20米,垣顶宽7-10米,城外有护城河,河宽30-50米。城垣四周中间有城门,四角有烽火台(即炮台)。至今,城门及烽火台依稀可见。在城垣的东、西两侧建有两座大碑(牌),碑名为"郢城"二字。90年代末,郢城人将古城垣上种植了桃树,一到春季,这里繁华似锦,春意盎然,不少游人前来观光旅游,一睹古郢城的历史风貌。

燕国为蓟。
石景山区老古城村,旧有土龙岗一处,系前蓟城遗迹,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有的人赞同,有的人提出异议。
土龙岗在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