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海派青口文化内涵? 详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3 16:20:13

请看——创新文化集成 周立波海派清口研讨会

程乃珊(海派作家):“周立波所体现的就是一种上海的小市民文化。”社会上评论周立波都说他的海派清口很俗,程乃珊则认为海派文化中其实缺少不了俗,并不能把俗的东西一味剔除出去,因为有很多俗的内容就是普通市民生活中的东西。

钱文忠(复旦历史系教授),“我觉得周立波很无意地打开了我们民族一个长期以来的巨大心结,他发现了“文革”最大的特点是荒诞,他用了反讽的东西,把这些过去当笑话谈,当一件东西你可以嘲讽它,说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他用他特有的方式,化解了我们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

http://bbs.club.sina.com.cn/thread-332-0/table-109333-7240.html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是羞涩的

海派清口,“海派”是很可以理解的,是上海,“清”就是至真至纯,“口”就是说。其实海派清口就是一种类似于像演说那样的单人表演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就是跟时事跟得比较近,海派清口的内涵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说,叫“与时俱进”。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创造了一种新的喜剧形式。它源于上海滑稽戏,又有自己的独创成分,最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海派清口”艺术。舞台上看似简简单单:一身西服、一本提示夹、一个人、一张嘴;其实舞台道具越少,说明艺术家的本事越大。“海派清口”内涵很深,她是“海派”的,笑纳百川,里面既有江南风韵的遗传,也有老克勒的身影,也有流行于西方的“脱口秀”的因子,但它又是上海本土的,一口“刮腊松脆”的上海话,绘声绘状,让人听来分外亲切。台上表演潇洒自如,妙语如珠,满台生风,台下看得前仰后合,笑声不绝,满场喝彩。有人统计,一台戏120分钟,笑声约有60次,他说的“打桩模子”“怀念恩师周柏春”已成经典段子。就这样,“海派清口”给上海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无论是追求时尚的都市白领,还是白发苍苍的年长老者,都有它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