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生活中说明“所欲有甚于生者”的例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33:54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祸患有所不避”。
早上看了《南京!南京!》。

震撼!出来时心中的感觉如此复杂,汇在胸中的只有一个观念,那就是“中日永不再战”,多年来我们总是刻画日军的凶残,中国人民的无辜,不屈的抗争形象,热血沸腾的民族情怀使很多我们丧失了深度思考,那就是同样是人,为什么日本军人会在那场战争中表现成那样一种魔鬼状态?是什么使那些有父母妻儿的日本民众变成杀人机器的?我想说,陆川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
如果说影片中最成功的地方,我以为就是对日本军人的战争形象的刻画,陆川接受访谈,说他是要把日军从“魔鬼”还原为“人”,把他们从无理由的凶恶还原为有意识却无罪恶感的犯罪,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以为他很好的作到了这一点,首先是日本侵略者中的伊田。在《南京》的访谈中伊田的扮演者木幡龙有一句话大意是:我觉得我扮演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形象。这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QJ,威胁索要慰安妇,在唐家小妹被揉躏而精神失常之时对其一枪爆头。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的状态是完全的冷静。如果从《南京》片中选出一个最罪行累累的形象,我敢说毫无疑问这个人会是伊田。而他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在洗澡时和自己的亲信角川聊着家乡的父母,组织管辖下的士兵准备庆祝典礼的节目,与战友们同乐,指挥士兵进攻时,一个士兵偷喝酒,他马上告戒,支那人的诡计,如果从作为军队的指挥他是战友们的兄长,如果他不是身穿日本军服,不是有那些罪行的显露,他的形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部描绘抗日英雄的影片中,但我们知道他身上存在的两面性,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两面性呢?可以从他的言行找出,在教堂中面对众多的中国民众,他的那种恐惧,急忙要求援军,在唐翻译戴着妻子企图和拉贝一起过关的时候,他表现出一种难以令人忘怀的亲昵,“上面只允许拉贝先生和他的一名助手和家人通过”,他亲切的搂住唐翻译,看着两个助手和一个妻子,“你的妻子真漂亮啊”他用一种常人羡慕的语气对自己的“友达”唐说,并慷慨的将两个人放了过去,“活着真好啊!”。但当他的恩赐被唐拒绝,他显露出的是不理解,直至最后唐被枪决,临死时说的最后一句“我妻子又怀孕了”他仍然是不理解,他的行为让我想起了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的描写,士兵们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决不谈论它,不去想它,伊田的所作所为就是这种恐惧,他认为给一个人生存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财富,所以他才会把它恩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