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天之夫是谁?他没成为科学家之前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24:53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在距地球数十万米的太空打开飞船舱门,只身进入茫茫宇宙。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惊叹于这一壮举的同时,人们很少了解其中的惊险细节。直到40年后,俄罗斯媒体才披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航行。虽说飞船从升空到返回地面不过26小时,列奥诺夫和他的指挥长别利亚耶夫却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万无一失向来是人类探索太空时的基本准则,而此次航行遇到的意外之多足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苏联太空行走的计划实施得确实匆忙,因为美国同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两极对峙的“冷战”年代,宇航方面的成就已经成为明显的政治象征。出于安全考虑,苏联率先向轨道上发射了一艘不载人的侦察飞船,以收集太阳辐射、高能量粒子流等各种因素将对宇航员身体造成的影响的数据。飞船在太空工作得很出色,然而在返回地面过程中却意想不到地启动了自爆程序,关乎宇航员生命的珍贵数据就这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此时距预定的太空行走日期还有一个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专家们进退两难。俄罗斯“航天之父”科瓦廖夫把执行这次太空飞行任务的别利亚耶夫和列奥诺夫叫到身边,坦率地介绍了情况,并用商量的口吻说道:“怎么办?是冒着风险按预定时间升空,还是等上6到8个月重新发射一艘侦察飞船?”两位宇航员很清楚“航天之父”期待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美国几乎已经准备就绪,虽说他们的宇航员只是准备把手伸到飞船外面,但这也将被宣传为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别利亚耶夫和列奥诺夫语气平静地答道:“我们状态良好,为了这次飞行进行了所有必要的训练。为完成这次任务,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总而言之,应该飞……”

飞船刚一起飞就遇到了麻烦,本来预定进入距地球30万米的轨道,实际高度却达到了50万米。不过,真正的险情还在后面。列奥诺夫穿的是一套多层特制宇航服,它不仅能保持恒温,还有可以支持宇航员在太空工作一个小时的生命保障系统。地面气压训练室只能模拟相当于距地球9万米高空的气压,而宇航员走出飞船时周围则是真空状态。为了防止宇航服膨胀变形,列奥诺夫特地在上面系上了许多条带子。完成太空行走后,他突然发现因为宇航服发生膨胀自己已经无法返回飞船了。按飞行规则,宇航员在采取自救措施前必须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