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的家乡习俗!!!要详细400字就行!!!分不少于50!!要快!!一天结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48:09
习俗往往有特定的意义,有的是纪念历史人物,有的是寄托某种愿望,有的是表达一种心态......有的习俗表现在传统节日上,有的表现在平时的重要事情里,还有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比较普遍的习惯!!!!!!!!!!!!请问玉林符合上面的吗???
不是高中作业,小学四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快来帮帮我

玉林人比较不悯先人,故不合你说的。你要玉林习俗,这样吧,看下面:

  玉林民间信仰以祖先崇拜为基础,以佛、道、儒三教为主要对象,同时其它神道信仰为辅。民间信仰活动主要体现在各种节庆、寺庙、神诞等活动之中。

  在各种节庆习俗中,各式信仰活动渗透到各个节日活动之中。每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为送灶神日,习俗上往往家家户户大扫除,驱除瘟疫,干干净净迎春节。除夕之夜则贴门神、春联,拜祖宗、吃团年饭。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民间一年中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元旦贺年拜祖神庙及族邻尊长”,各家男女老幼穿上新衣服一起庆贺,小辈向长辈拜年,亲朋互相祝贺,敬天地、拜祖宗,给孩子压岁钱。正月初二每家宰阉鸡祭祖先和社头(土地庙)、灶君等,烧鞭炮“开年”。初十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挂在社头的花灯到了正月十六才烧掉,叫“完灯”。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节包米粽、凉粽,在门上插上艾草驱邪;中元节又称“鬼节”,博白、陆川、玉州、北流等地部分农村旧习俗于七月十四前,村民在村头村尾、山间田野吹响用勒鲁叶做的喇叭状的笛(客家人称“喃嘟乐笛”),笛声此起彼伏,“嘟嘟”“嗬嗬”作响,目的是为了怀念自己的祖先,以笛声引路招呼已故的祖先回家团聚过中元节。这种习俗大部分地方已消失,唯有博白少数乡村仍在流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最尚月饼,取团圆之意,各户人家习惯烧鞭炮、贡“月亮”(祭拜月亮)。而冬至节,则包米粽,祭祀祖先。

  玉林民间崇奉众多神祗,神诞甚多。诸神中除佛教“佛法僧三宝”、道教“三清”神、儒教孔子等外,还有各类天神、地祗,一些神化的人物或某些有关历史、传说人物等往往又作为崇拜的神明,建庙奉祀。如建天后宫以供奉天后(妈祖)娘娘,建寒山庙以供奉寒山三圣、建西山庙供奉西山蓝爷,建庞奶庙以供奉庞八娘、建龙母庙以供奉龙母娘娘,建谭苏庙以供奉谭姓和苏氏二爷,其它还有诸如玉皇堂、普庵堂、城隍庙、地藏堂、五显庙、雷祖庙、三清殿、孔庙、紫华庵、护龙庙、三教堂、三帝堂、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文笔塔等等,供奉着各种神明佛像。神明佛像如此众多,各种神诞佛事活动便连绵不绝。如西山庙诞为农历三月三、寒山庙诞为九月十五、庞奶庙诞为三月十八、观音诞每年四次: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二月初二、八月初二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