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飞将”指的是 ,“胡马”是指 。全诗反映了 ,表达了诗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1:58:29
答案不要太长,尽量快点,我要交作业

唐·王昌龄《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译文:

  1)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
  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
  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
  如果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还在,
  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3)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如果英勇善战的将军们依然健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
  7. 不教:不叫,不让。
  8. 度:越过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