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提出评判公有资产的标志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36:18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占优势”、“控制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太模糊,现在具体一点。

  对于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人来说,中国“社会主义”是这样决定的:把“社会总资产”看成是100。“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和“非公有资产”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产”。(这里暂且不提无以类别的集体)。当“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占到51的时侯,“非公有资产”占到49。“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就处在主体地位,在“社会总资产”中就占优势,起主导作用,就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就是公有制,中国就是“社会主义”。而当“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只占到50或低于50的时候,“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就占不到主体地位就没有优势就不是中国“社会主义”了。

  换一个角度。如果把“社会总资产”转变成有100个“持有者”所有。中国6900万共产党员持有51的“公有资产(国有产业)”,中国共产党员数量大概是13亿中国人口数量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100个持有51“公有资产(国有产业)”的“持有者”有5位,每位均持有10.2的份额。持有49“非公有资产”的“持有者”有95位,每位均持有0.52的份额。“公有资产(国有产业)”“持有者”持有的“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占到了51,处在主体地位、占优势、公有制、社会主义。

  假如当“公有资产(国有产业)”在“社会总资产”中占到49的时侯。“非公有资产”占到了51。“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处在主体地位,中国就应该不是“社会主义”了。可是然而49“公有资产(国有产业)”的“持有者”每位却还是持有9.8的份额。而51“非公有资产”的“持有者”每位也还是只持有0.54的份额。49“公有资产(国有产业)”的“持有者”难道不依然还是“占有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有优势并且也还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吗,可是为什么却不能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了呢。反过来,占有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有优势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就能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吗?旧中国“国民党”的“国有资产”不也是“占有主体地位有优势起着主导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