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哪一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43:32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哪一年?作者是谁?乐曲以什么为题材?以什么音调为素材?采用什么曲式写成?全曲包括哪几个主要情节?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1959年,作者:何占濠,陈刚,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歌颂爱情的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他的一楼说了.

我也是复制的,看看是否对你有用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乐曲介绍
全曲总长为28分05秒钟(版本)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
它把民间传奇故事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7个主要情节。
〈引子〉
钢琴引出秀丽的长笛声声,(0’58)双簧管的优美乐句和弦乐的演奏,展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音画世界。
一、“草桥结拜” (1’35)自1分35秒起
小提琴奏出优扬、柔情的音乐,(2’22)随着大提琴声的息息相通,(3’14)发展为大、小提琴的一段协奏,好似兄弟情投意合,(3’48)弦乐的齐奏将此情深意笃的情感推向了高潮,(4’41)音乐还续上了一段柔和而又令人陶醉的乐章。
与其是从“草桥结拜”的故事情节中去理解音乐,还不如从爱情主题来理解为好。独奏小提琴那纯朴而又含蓄的爱情主题,确实使人如醉如痴。
二、“同窗三载” (5’43)
以欢快、跳跃和激情的三分钟时间的音乐分别讲述了三年的同窗学习情景和如胶似漆的友情。
三、“长亭惜别” (8’37)
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长亭惜别时的依依不舍的乐句,很有情感,令人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