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宋词中一文学常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5:51:23
小弟印象中``看吴文英的某词中出现过(啄玉者)一词的解释:容易相思且多情的男子.
但是出处却找不到了````不知道哪位能帮帮给个完整点的解释
啄玉者:注:和玉器没有关系,说的是人

你说的这个“啄玉者”不是出自 吴文英 的词,
  而是苏轼的

  《定风波·王定国》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云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

  1.王定国:王巩,字定国,宰相王旦之孙,与苏轼交密。

  2.缀词:作词。

  3.琢玉郎:卢仝《与马异结交诗》:"白玉璞里琢出相思心,黄金矿里铸出相思泪。"可知"琢玉郎"应指善于相思的多情男子,词中当用于形容王巩。

  4.点酥娘:此处指柔奴。

  5.清歌传皓齿:意指美妙的歌声从唇齿间传出。杜甫《听杨氏歌》"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6."云飞"句:意指柔奴的歌能使人的心境归于恬适安静。

  7."此心"句:只要心安,便是家乡。此处也代表了苏轼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白居易《初出城留别》:"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苏轼当是受其启发。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几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