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什么形式写成的颂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56:06
急!谢谢!!

这是一篇说理散文,但有的人也认为是篇"小杂文",即议论文。即--议论性散文。李大钊
散文式的"黄河颂"。这篇短文一共有五段。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等等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也一样。在这里,与第一段相呼应,第一段讲的是"历史的道路",这里讲的是"民族生命的进程",是一致的。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旅途征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而"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这段说明人类在历史上只有经过艰难曲折,奋斗流汗,才能深切体验到奋斗的意义,成功的乐趣。
第四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另一层是说,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在这里,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
第五段:照应第二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山峡,都能躲避,我们民族前进的脚步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号召大家"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这"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总观全文,作者层层推理,得出结论,让人信服。在推理过程中,层层设喻,饱含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
总的来说,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歌

这是一篇说理散文,但有的人也认为是篇“小杂文”,即议论文。即——议论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