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问题,关于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31:02
问题:(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我想知道所有可能的原因,是否跟反应容器的气密性或者大气压力的影响有关之类等等等等的……多多益善。

另外,关于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偏大或偏小又各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谢谢。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这几乎是所有实验者都会遇到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是高效催化剂,使得部分锰酸钾分解又生成了氧气;2、氧气温度高于常温,体积膨胀。
第二个问题不好回答,各种不同的反应情况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答案。

可能混入了氯酸钾,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锰作用在产生氧气[不过怎么混入氯酸钾的,不知道]
气密性不好,应该偏小[因为漏气]
大气压降低,体积会上升[高原]
一般实测体积都会偏小的
因为没办法收集到全部气体

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1.部分氧气溶解在水中(排水集气法)
2.氧气的密度值不准确
3.反应一段时间后在收集

1 试管中原本就有氧气。
混有氯酸钾

2 收集不完全
溶于水
未降到室温
反应物与气体反映
反应物不纯净

1.高锰酸钾不纯,含氯酸钾、高锰酸钙、超氧化钠等一些能分解产生氧气而相对原子量较低的东西。这些东西相同质量下放出的氧气比高锰酸钾多。
2.你收集氧气的地方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高原)
3.集气瓶内温度偏高(热胀冷缩)
应该就这几点吧。

一般来说产生的气体实际值都比理论值偏小,原因:
1.收集不完全
2.反应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