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士兵的甲胄像是皮甲而不是铁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08:23
还有兵器就只有长枪和剑,只是在晚清才大量使用火器。我在电视剧和纪录片看到的都是这样,为什么呢?

铁甲机动性太差。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就是装备的铁甲,但是仍然抵不过蒙古的骑兵。因为铁甲重量很沉,只有装备骑兵才能快速移动,否则铁甲装备在步兵上,难以行走太长时间。而铁甲骑兵必须要有步兵的保护,否则如果被对方的步兵包围,那么一旦被步兵掀翻于马下,那么就成了步兵了,而沉重的铁甲只能防御,不能进攻,在被敌人步兵包围之下就是不死也得被活捉。而蒙古骑兵更加机动灵活,特别是蹬里藏身,发挥弓兵射箭的优势,这是穿上铁甲所不能发挥的。

长枪不是一般的木料做的,是用白蜡杆做的,弹性很大,能够借力打力,利用弹性将对方的力量再还击给另一个敌人,特别是在敌众我寡的时候。但是长枪需要技巧,于是相应的武术逐渐发展起来。所以唐宋以后逐渐走上历史舞台,而方天画戟、丈八蛇矛之类的重装兵器逐渐衰落了。你看看《黄飞鸿》系列电影就能感受到长枪武术的威力。

国力亏空确实是一个原因,但是国力亏空是发生在晚清时代,国力亏空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康乾盛世的时代也装备皮甲而不是铁甲。

火器的确是很落后。虽然火器属于热兵器,杀伤力巨大,但是只能打一发,之后需要重新装填弹药,很费时间,延误战机。这就需要不断改进火器的技术,而改进技术的前提是自然科学和理性的发展,但是中国历代是不重视自然科学的,科举考试基本上不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考察。并且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经验,否认理性思维。

依靠火器作战的本质是依靠工具作战,依靠长枪作战的本质是依靠个人的经验。而中国向来不重视工具,你看看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就知道工具在西方和中国所受到的待遇。

直到晚清政府遇到了鸦片战争,才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思想观念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转变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才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工业才开始起步,这是才开始在军事上装备现代化的步枪、火炮。

兵器种类的使用其本质是军事思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体现

清朝士兵不带甲...
带甲的是武官和宫中御林军

而且那些甲确实是铁甲,不是皮的也不是棉的,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钟铠甲,在棉衣内嵌铁甲片,外有铜钉。
看看这里图片吧
清朝士兵的帽子 为什么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而凹透镜成的像是正立的? 甲胄鱼所属的纲 《士兵突击》有一段音乐像是前苏联的进行曲 清朝军队的普通士兵为何不穿铠甲? DLY的雷电之心为什么会分为甲胄、服饰、王袍3种? 这套甲胄为什么…… 为什么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是正立的? 为什么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反的而目镜是正的? 为什么我国的普通士兵好像很容易打死,而美国的好像很难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