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文中,哪些有典故的词,表示"归隐"或者"淡泊""不问世事"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9:13:14
意象也可以,尽量列举出五个以上,答得好我会追加分数,谢谢^ ^
【重点】

有没有更出尘一点儿的,要形容词,不要典故,比如[似僧有发,似俗无尘]这类,最好是两个字的。

【重重点】

不要有愤世嫉俗,功成身退的感觉。

像 deco2004那样的很好,不过用词再有点儿典故就更好了。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千载庭前柏子香,源源泉水涌琼浆。

我来不作寻常见,瓦砾堆中坐道场。

古殿依然对远山,青龙白虎护禅关。

一池甘露流不竭,化作春风育世间。

残碑历历卧堂前,尽是前贤未了缘。

世道人心多变化,祖宗家业付狼烟。

毁寺驱僧忆昔年,庐居火籍事连连。

欣逢鼎革还仁政,又听禅门法语宣。

荒凉古寺锁炊烟,不见僧归五十年。

寄语堂前新衲子,山门有望续薪传。

七十残年事若何?萧萧白发一南柯。

余生好作归家计,且结茅庵送逝波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归隐意象:渔翁 陶渊明的桃花源 终南山 竹子
诸葛亮的“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刘禹锡的陋室铭

南山,东篱,闲云野鹤,式微,松风,菊花,挂冠,三径,扁舟,归鸟,麋鹿,陶宅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从各个朝代划分 不知道你觉得够不够了~~

分类:
1.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如“庚桑居山”、“黔娄安贫”、“尚平婚嫁”、“披裘钓泽”等。
2.心志高远,不满现实。如“接舆歌凤”、“蒋诩三径”、“梁鸿五噫”等。
3.功成名就,及时归隐。如“五湖扁舟”、“二疏辞官”等。
4、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