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 过程考试 判断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6:24:30
判断题(共20题,20分,每小题1分)

1.刘少奇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
对 错

2.1921年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地位.
对 错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对 错

4.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对 错

5.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立党的哲学根据。
对 错

6.1978年,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对 错

7.认清中国的政权性质,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对 错

8.1921年7月,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对 错

9.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工农武装割据。
对 错

10.1989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命题
对 错

11.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对 错

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意味我们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对 错

13.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对 错

14.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对 错

15.即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
对 错

16.1990年中央作出了开发和开放东北三省的战略决策。
对 错

17.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社会和特殊的经济政策。
对 错

18.

1对
2错(遵义之后才是)
3对
4对
5对
6错(1992年南方谈话)
7对(不保证)
8对
9对
10错(1992年南方谈话)
11错(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12错(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是一码事)
13对
14对
15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16不清楚
17错(经济特区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特别行政区不一样)
18对
19错(但不确定)
20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