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么不思善不思恶即见本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38:09

这里讲的是不要在心中产生差别判断,不要生起错误的执著。

假设善是金子,恶是石头,那么背负金子走路的人与背负石头走路的人一样累。

只有知道石头是石头,金子是金子,知道他们分别的价值而不去贪取执著,走路才是轻松的。

修行之人要看清: 世上芸芸诸众生,
万物有生既有灭, 何必执着在其中?
见到秋风扫落叶, 几多愁面几多情,
不知生死是表相, 春来花草又重生。
大善不被死善困, 大戒不在死戒中,
佛法大要是离相, 活学活用出牢笼。
杀生本是一大错, 难道就该执放生?
放下杀念求放念, 还是埋在生死中。
般若妙法无生死, 悟到本性自圆明。
砍头无非拔棵草。 种子落地随缘生。

以下取自慧律法师主讲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讲座

[谓明曰:]就对惠明就这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坐本来面目,]诸位,我看的那个注解,写的就是说:

要这样解释,好,如果要解释的具体一点就是说:你看到众生造恶,你原谅他,你看到自己造无量的善,不执着,也可以这样解释。佛法是不二法门,善、恶是对立,能、所是对立,心境是对立的,其实都在讲同一种东西,善恶还是在起心动念,落入恶的观念,着一个善的观念,着一个恶的观念,或者着一个二元论,对立的观念,统统不是我们的本性。见一切相,当体即空,不能落入观念,万法唯心现量,无法可得。正与时,那个就是……,不思善,不思恶,不落入对立,强烈的对立观念,那个时候,就是你惠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就是你的清净自性,上座就是尊称他。[惠明言下大悟。]你看!一句就OK了!真的!言下大悟。

由上慧律法师的开示我们知道所谓不思善,不思恶,不是不行善,而是不落入对立,不落入观念,我们有的人行善很执着到处告诉别人,或者就算不告诉别人,自己也沾沾自喜自我感觉很好,起了强大的优越感和骄傲感,这就是落入观念,落入执着,落入意识形态,就不是绝对的本性,所以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不落入,那个时候就是本来面目。

要悟道是不简单的,慧律法师告诉我们,要先学神秀大师,不要脑袋里总想这‘我要悟,我要悟”,如果看过《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