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断句 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08:56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李心传撰卷9---10乙集

蜀士立功立节次第

武兴之变立功者安变文为之主 杨巨源 李好 义倡率忠义次之 李贵手斩逆贼 又次之 若李好古安癸仲杨君玉李坤辰张林朱邦宁之徒协谋举事 又其次也立节者陈待制咸为之首史次奉薰目避伪次之大安军军学教授李国博兴宗弃郡而去又次之若王釜总领所主管文字李道传蓬州州学教授皆不受曦之招又其次也杨泰之罗江县丞邓性善犍为县尉程遇孙知丹陵县安之源龙游县令文俱眉州司户参军宋子钦金州都统司计议官刘端友总领所措置籴买刘翊之兴道县丞刘靖之监成都府粮料院杨汝明成都府观察推官张方普州州学教授家大酉昭化县主簿杨修年州州学教授梁梓隆州司理参军詹久中 汉州州学教授晁子仪 知竹县钱元儒眉州司法参军坤载 名山县尉张权监 德阳县商税邓谏从新 知怀安军袁柱新知隆州杨鼎年 知万州改善制置司参议官李庄知梁山军改差 知雅州程公说前州州学教授避伪去官又其次也 以上立节之士共三十人 文俱以上五人系乞致仕张权以上十四人系见任去官袁柱以上二人系不赴新任李庄以上二人系不候替人程公说系不到部死节者二人权大安军杨震仲始终不奉行伪命者一人成都帅臣杨端明也其余拒伪归朝 如刘侍郎甲李校书煌称疾不视事,如李侍郎寅仲等尚多有之,曦叛时以李季允持异谕伪帅禄祁令杀之,会其已去乃得免。

其中标点我自己乱加的,仅供参考。

原创答案,请勿盗用。这一段很难,觉得好请加分。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这本书在国学数典网站可下载,有断句,如果有其他不知道如何断的地方,可以自己下载了看。你抄下的这一段有一些错误,均改正如下。

《蜀士立功立节次第》这一段的断句如下:

武兴之变,立功者:安观王为之主,杨巨源、李好义,倡率忠义次之,李贵手斩逆贼,又次之。若李好古、安癸仲、杨君玉、李坤辰、张林、朱邦宁之徒,协谋举事,又其次也。立节者:陈待制咸为之首,史次奉薰目避伪次之(大安军军学教授)。李国博(兴宗)弃郡而去,又次之。若王釜(总领所主管文字)、李道传(蓬州州学教授)皆不受曦之招,又其次也。杨泰之(罗江县丞)、邓性善(犍为县尉)、程遇孙(知丹陵县)、安之源(龙游县令)、文俱(眉州司户参军)、家子钦(金州都统司计议官)、刘端友(总领所措置籴买)、刘翊之(兴道县丞)、刘靖之(监成都府粮料院)、杨汝明(成都府观察推官)、张方(普州州学教授)、家大酉(昭化县主簿)、杨修年(简州州学教授)、梁梓(隆州司理参军)、詹久中(汉州州学教授)、晁子仪(知绵竹县)、钱元儒(眉州司法参军)、庞坤载(名山县尉)、张权(监德阳县商税)、邓谏从(新知怀安军)、袁柱(新知隆州)、杨鼎年(知万州,改差制置司参议官)、李庄(知梁山军,改差知雅州)程公说(前州州学教授),避伪去官又其次也。(以上立节之士共三十人,文俱以上五人系乞致仕,张权以上十四人系见任去官,袁柱以上二人系不赴新任,李庄以上二人系不候替人,程公说系不到部。)死节者一人,权大安军杨震仲。始终不奉行伪命者一人,成都帅臣杨端明也。其余拒伪归朝,如刘侍郎(甲)、李校书(煌)称疾不视事,如李侍郎(寅仲)等,尚多有之。曦叛时,以李季允持异谕,伪帅禄祁令杀之,会其已去,乃得免。

其中加括号部分,原书以小字显示,应该是后人注释。

翻译如下:

武兴之变,立功的人有:安观王为主,杨巨源、李好义,率先领导忠义之举次一等,李贵亲手斩杀逆贼,又次一等。像李好古、安癸仲、杨君玉、李坤辰、张林、朱邦宁这些人,协助谋划起兵的事,又次一等。树立节操的人有:陈待制为首,史次奉将眼睛薰坏以避开伪军次一等(他是大安军军学教授)。李国博(字兴宗)放弃郡城离开,又次一等。若王釜(是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