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壤对外来酸碱有缓冲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41:02
哪位大哥知道的告诉我,要说详细点哦
要从吸附作用上解释

土壤酸碱性常用pH来表示,它是指土壤的酸碱程度。土壤酸碱性共分为7级。分级指标如下: PH 反映强度 9.5 碱性极强。 一般北方土壤为中性或碱性反应,pH值在7.0—8.5之间,而南方红壤、黄壤等多表现为酸性反应,pH值在5.0~6.5之间,个别的土壤甚至pH值4。 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养分在pH6.5-7.0时有效性最高或接近最高。就磷来讲,如土壤pH7时,水溶性磷酸盐易与土壤中游离的钙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钙盐,使其有效性大大降低。又如,在石灰性土壤pH>7:5的条件下,由于铁形成了氢氧化铁沉淀,使作物因铁的有效性降低而出现缺铁。铁盐的溶解度随酸度增加(pH5~7.5)而提高。在强酸性(pH5)土壤中,由于游离铁的数量很高而常使作物受害。总之,土壤的pH值不同,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养分的有效性也就会产生差异。最终会反映在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上。因此,了解土壤酸碱性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对指导施肥很有帮助。
此外,也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酸碱性来控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在改良强酸性土时;通常需施用石灰。石灰需要量是根据潜在酸的含量换算成每亩所需施用石灰的数量。一般强酸性土壤大约每亩要施用石灰几十公斤至几百公斤,每隔几年施用一次。在改良强碱性土壤时,一般采用施用石膏的办法。

土壤中有缓冲体系。

土壤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态系统本身都具有对外来刺激的缓冲作用。

土壤富含复杂的化合物。
其羟基部分可以缓冲酸性处理,羧基部分缓冲碱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