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与《日出》的结构有何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37:12

《雷雨》是属于锁闭式结构。

时间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时间不到20小时;地点集中,三幕都在周家客厅;剧本巧妙地以明线、暗线交织布局,以幕前情节推动现在的剧情。

《日出》的结构是“横断面的描写”法,既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它不像《雷雨》的结构那样严密紧凑,而是从“片段的方法写起”:
第一,剧本人物众多,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角色。
第二,剧本情节线索也较繁杂,虽以剥削阶级对下层人民的迫害压榨和他们内部狗咬狗的矛盾为基础,但全篇没有统帅全剧的中心冲突,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穿动作。
初看,结构松散,矛盾冲突不集中,但主题思想将他们(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

呵呵 正好我也在整理这个

可以简单地分析概括如下:

《雷雨》的结构总体上说比《日出》严谨,《雷雨》一剧本质上说是严格遵循戏剧“三一律”创作的,情节更紧密,而且每一幕之间有着很明显的时间先后衔接顺序。

《日出》相对来说松散一些,陈白露栖身的豪华大旅馆和“小东西”沦落的低级妓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场景,在这两个人物相继登场后,关于她们的故事发展是两条相对平行的直线。

无怪乎《日出》上演后,有不少人认为该剧第三幕——描写“小东西”沦落低级妓院的苦难历程,甚至可以抽出来成为一出独幕剧,这使得曹禺本人不得不撰文澄清他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