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对“圣人不仁”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08:1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了解多少?

只属于圣人无为的一个范畴,(抱歉我可是连复制粘贴都懒得),在老子的世界观里是道大于德大于仁大于义大于礼——在他看礼几乎就一废物,而圣人所追求的是道,而道则是以无形而生万物,则圣人求道则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对于此而言,当然不仁而无为者也。

老子为什么说是“圣人不仁”呢?这是因为,真正之道义乃是大公,而大公则无亲疏之别,无物我之分,其于大不偏,于小不遗,广慈博大,至诚不移。既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亲近,也不可能得到额外的疏远;既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利益,也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妨害;既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崇贵,也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卑贱。大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所谓亲疏、利害、贵贱,都是相对而显。如有所亲,必有所疏;如有所利,必有所害;如有所贵,必有所贱。故而大公者不为。
《淮南子》曰:"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法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为惠者,尚布施也。无功而厚赏,无劳而高爵,则守职者懈于官,而游居者亟于进矣。为暴者,妄诛也。无罪者而死亡,行直而被刑,则修身者不劝善,而为邪者轻犯上矣。故为惠者生奸,而为暴者生乱。奸乱之俗,亡国之风。是故明主之治,国有诛者而主无怒焉,朝有赏者而君无与焉。诛者不怨君,罪之所当也;赏者不德上,功之所致也。民知诛赏之来,皆在于身也,故务功修业,而不趋上媚君。"
所以,治世应以大德,不以小惠。为政以德,则本仁以育万物,本义而正万民,本中和以处万事。所谓恭己正南面而已,乃是自己以身作则,则百工各尽其职,庶务尽修,上如同无所作为然,故大德者,乃是不言之化、自然之治、以无为为之者。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王弼说:"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