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什么偏让孙悟空姓“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54:00
为什么偏让孙悟空姓“孙”而不姓其他

要说《西游记》中最神秘的人物,得说是须菩提祖师。要说本事,通天地之玄,兼佛道之长,也不知道他从哪学的;教学上也有心得,还会打哑谜。———特别是,对姓氏也有研究。说这天石猴前来拜师,没个姓名不好称呼———也罢,为师给你定做一个: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西游记》第一回)
  您瞧这番分析推敲!还下了一番拆字功夫,掰开了、揉碎了,这才得出结论:还是姓“孙”好。难怪那“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

  可都是拆字,神仙和神仙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警幻仙姑跟须菩提祖师正好拧着来———她出示给宝玉的卷册中,分明写着“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仍拆这个“孙”字,但感情色彩就差得远了。孙绍祖看了,恐怕决欢喜不起来,更甭说朝上叩头感谢了。

  说好也罢,不好也罢,毕竟都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载之信史的才有说服力。撷来几例,大家瞧瞧:根据《姓纂》记载,孙姓的起源其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文王第八子康叔,封于卫。传到卫武公时,他的儿子惠孙做了卫国的上卿,惠孙的这一支就拿“孙”作了姓氏。———这是响当当的来头。

  不过,到了汉唐,又有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有提出新起源说的,比干、孙叔敖要跟周文王子孙一起备选:《唐宰相世系表》写道:“又出毕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汉孙根碑》说:“先出自殷比干。”

  还有种说法是,很多别姓,或因功劳、或避帝讳改而姓孙,加入了孙氏的大家庭:《汉书》:“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汉书》:“荀卿避汉宣帝讳改孙氏。”

  上述解决的是起源和构成,倒还罢了,所有正史中,孙氏万不可漏过的是裴松注的《三国志》:《三国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