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中赋的分类以及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9:36:15



  文体名。“赋”的含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左
  传》里多有某人赋某篇的记载。“赋”是诵说的意思,
  不指文体。《汉书·艺文志》所谓“不歌而诵谓之赋”,
  也是指这个涵义。《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有“六
  诗”的提法,《毛诗序》称之为“六义”,即风、赋、比、
  兴、雅、颂,据郑玄的注解,“赋”是铺的意思,即“直
  铺陈今之政教善恶”,也不指文体。不过《诗经》中铺
  陈言志的手法,对于赋体的形成是有影响的。所以班固
  《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用作
  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其中
  分别铺写了云、蚕、礼、知、箴五种事物,可以说是由
  铺陈发展到以赋名篇的肇始。
  但是,赋作为文学体制,则可追溯到楚辞。战国中
  期屈原的《离骚》、《九歌》等篇章,当时并不曾以赋
  题称,到西汉刘向、刘歆领校秘阁图书时,为屈原编集,
  始称之为“屈原赋”25篇,《汉书·艺文志》予以著录,
  同时还著录有“宋玉赋”16篇、“唐勒赋” 4篇。楚辞
  与赋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后代文体分类
  常以辞赋合称,并认屈原为辞赋之祖。但楚辞与汉以后
  的正宗大赋在精神和体貌上又有所不同,所以后人也有
  将辞与赋加以区分的。要而言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
  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
  的体制,这就是赋的渊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
  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
  铺采□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
  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诗经》里只
  有很简要的景物描写,到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辞作品中,
  写景的成分和技巧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汉代大赋更多模
  山范水、叙写宫苑游猎之作,大量地罗列各种珍禽奇兽、
  名花异木、虫鱼水族、车旗仪仗,名目繁多。所以陆机
  《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