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后的谥号为什么要用“孝”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8:15:20

汉之传谥常用“孝”,除了高帝和光武帝两个开基之祖,其余皇帝都有“孝”字,因此汉朝除了高帝的所有帝王都是两字谥号。大将军霍光废黜昌邑王时的理由之一就是“汉之传谥常用孝”,如此不孝的帝王将来怎么承担的起这个谥号。两字甚至三字谥号早在春秋就已出现,战国时更是流行,如周威烈王、周贞定王、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楚考烈王等。当时出现这么多两字谥号,原因之一可能是当时的诸侯传世都已经有数十代,大部分谥号都已经使用,如周已有烈王、定王,秦已有惠公、襄公,此后再想用这些谥号,就不能不花样翻新,创造出两字谥号。但是当时并没有“传谥”一说,更没有几十代王侯都使用同一谥号的惯例,两字谥号虽然流行,但并没有规章可循。

汉朝的情况大大不同,“传谥用孝”是一以贯之的政策,体现了儒家“以孝治天下”的主张。西汉前期儒学尚不盛行,犹有以孝传谥者;武帝之后儒学日益兴旺,以孝传谥更带上了一层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是巩固汉家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一。

古话不是有句百善孝为先吗!~!说明孝是古人最看重的一项品质!谥号是新皇帝为死去皇帝追封的!赞美死去皇帝的!可以表现出新皇帝对老皇帝的孝!学习老皇帝的孝!简直是一炮双响!

因为孝是古代很看重的品德,皇帝、皇后的谥号为孝,表明自己在那方面做的不错,值得后世称颂。

百善孝为先,古人都以此为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