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否合理?似乎有侮辱汉人的意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36:54
这是我看到的文章,感觉不太舒服
---------------------------------
作者简介:冯仑,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一切竞争都是规则的竞争,谁制定和掌握新的游戏规则谁就能拥有未来的新世界。
汉族的故事久矣,以致于我们长期浸淫其中而浑然不知。在中国,汉族自谓优越于其他民族,将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言下之意,不是野蛮落后,经济不发达,文化不精细就是偏居九州,不足以撼动汉族的至尊大殿。然而,我却有一种惶惑,越来越不安于享受一名汉族的“成就感”,甚而至于想要逃离汉族,最终退出汉族。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效地教训过汉族的是蒙古人。大约四百年前,蒙古人靠着喀尔古纳河的滋养,迅速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崛起。此后三百多年,在中国版图的最北方,蒙古人在以铁木真为荣耀的杀伐中,不仅长驱欧亚大陆,而且踏踏实实地在汉族的土地上建立政权,玩了汉人三百年。汉人大概至今也不会认输,反而会为蒙古乃至女真、金人、满人的汉化沾沾自喜。殊不知,只要当技术(工具)一旦创新,导致军事行动中的速度的改变就必然改变征战的游戏规则,从而使传统秩序崩溃。

汉族自打在黄河流域安顿下来之后,便以农耕为乐,战士皆为步兵,民兵分立。行军打仗,不仅人员众多,而且常常受辎重之累,速度慢,负担重,机动性差,其战法大多依托步兵和城池。蒙古人来了,完全不吃这一套。他们兵民合一,马背上生马背上长,从小就是骑兵,速度大大快于汉族的步兵。不单如此,蒙古人以肉为食,行军打仗,随马携带肉干,饿了割块肉干,渴了就喝口马奶,不存在汉族的后勤给养问题,也不需要木牛流马随军侍候。所以,当蒙古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大兵压城的时候,汉族人原有的智慧就变成了滑稽。“发一彪人马杀出城,断敌粮草”,就成为笑话,因为不等敌人饿死,自己城内已然饿殍满地,人相食,马相踏,成为死城。
有意思的是人类征伐历史上,必定是速度快的游牧民族打败安稳成习的农耕民族。近代一战、二战,又都是机械化为主导的军队取得绝对优势,到了最近十多年,更是以互联网引导和管理的导弹,与空军成为攻无不克的利器。汉人吃亏就吃在速度上,几千年好吃好喝养着,哪里还会为咣咣踹门的铁蹄着急?!
汉族在文化上的精巧其实已经成为束缚我们进步的精神枷锁。汉族起源于气候温和的黄河流域

首先:我是汉人,也是儒家发源地山东鲁中南地区的人。
======================
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并没有感觉不舒服,笔者是在阐述汉人的弱点,以及形成原因。不过我仍对我是一个汉人而自豪。
=================================
首先什么是汉人?
秦朝统一中国,标志者华夏民族的统一,汉族正式形成。但是在秦朝,按照惯例,其人民被按照政权名称称为“秦人”,但是秦朝国祚短暂,秦人称呼时间不长。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
=================================
既然是从秦汉开始,那秦汉之前,黄河流域就没有人了么?不管是蒙古人,满族人,汉人,早先都是一家人。只是我们汉人聚居在安逸的地区,适合大批量繁衍生息,会品尝生活?这就有罪了?总感觉笔者有点带有极度别人优越感的感觉。说汉族人战斗上不行,不如“当年”那些蒙古人专业。那唐朝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另外汉人统治时期的大朝代,经常出征去扫平当时的“蛮夷”的。那又是什么情况?元朝的蒙古只是300年,而中华5000年跟300年这一趁虚而入的黑暗时期相比那个更久呢?另外换言之蒙古人占领了黄河流域,他们不也是腐败成那样么?是环境造就人而已。汉人虽然不是最好的战士,但是汉人是最好的商人,笔者从少数几方面来评论汉人是不正确的,要看综合实力。
=================================
额,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不要被看做是种族歧视什么的,我坚持中华民族所有种族是一家原则,所说的蛮夷或者针对种族的词都是指“当时的”。

很多事情说绝对了就是漏洞百出,这篇文章也是漏洞百出。

谁有空再逐个反驳吧,很容易的

dfg

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