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法理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11:39
1.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称为( )。
A.行为模式 B.假定 C.制裁 D.适用条件
2.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标准是( )。
A.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 B.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C.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 D.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 B.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C.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 D.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趋势
4.在我国,广义的法律不包括(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法院的生效判决
5.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在法理上被称为( )。
A.归责 B.免责 C.无责任 D.不负责任
6.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 )。
A.伊斯兰法 B.教会法 C.英国法 D.罗马法
7.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根据是( )。
A.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 B.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D.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8.权利界限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宗教因素
9.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的依据是( )。
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 B.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C.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 D.法律概念的严谨程度
10.在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A.行为模式。是行为主义立法,是和结构主义向对应的。

2. A.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是指以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为主的法律。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者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

3.B.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国家强制力只是最后保证,其实社会道德等都是保证。

4.D.法院的生效判决。我国没有把判例作为渊源。

5.B.免责

6.D.罗马法。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之法锁观念。

7.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积极行为是以作为的形式,消极行为是以不作为的形式。

8.A.经济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9.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

1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不设宪法法院,全国人大负责监督宪法实施。

1.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称为( A )。
A.行为模式 B.假定 C.制裁 D.适用条件
2.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标准是( A )。
A.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 B.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C.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 D.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 B.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C.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 D.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趋势
4.在我国,广义的法律不包括( D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法院的生效判决
5.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在法理上被称为( B )。
A.归责 B.免责 C.无责任 D.不负责任
6.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