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人民、公民、选民三个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4:40:24
思政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相对应的概念是敌人。
公民是法律概念,其含义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其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无国籍人。
选民是选举法上的概念,是根据一国的选举法具有选举权的公民。

人民泛指全人类,比如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大团结
公民指取得某国国籍的人,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选民指获得选举权的人,我国18岁以下就不是选民,但是是我国公民,也是人民中的一份子。
范围:人民>公民>选民

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第一: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第二: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一切社会成员。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公民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它表明国家确认居民的法律地位,居民应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
人民是相对“敌人”而言。以其存在和活动失去历史向前发展的那些社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以及个人,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有不同的内容。当前,在我国,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社会力量和爱国者都包括在人民的范围内。人民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
人民有时也泛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以下解释引自辞海
公民——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倨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