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8:14:25
急求马哲的答案!!!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虽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即前者属于客观物质世界自身,后者则属于的主观意识。但是二者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膊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客观规律内在的包含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第三,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再次,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如何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并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坚持二者的辨证统一?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原理与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的关系 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并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做到两者的辨证统一 如何运用所学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来提高学习成绩 谁帮我举个例子啊: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只要例子就可以最好和经济有关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辨证统一原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