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跟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18:53
数学里的!

是不是增根啊?

解分式方程或者无理方程的时候,化简后得到的整式方程求出的解,使原方程无意义,这样的解叫原方程的增根。

在方程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在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若整式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那么这个根叫做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增根的产生的原因:
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
举一个实例
X-2 16 X+2
—— - —— = ——
X+2 X^2-4 X-2
解: (X-2)^2-16=(X+2)^2
X^2-4X+4-16=X^2+4X+4
X^2-4X-X^2-4X=4+16-4
-8X=16
X=-2
但是X=-2使X+2和X^2-4等于0,所以X=-2是增根
分式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这时未知数的允许值扩大,因此解分式方程容易发生増根。为了在解方程时排除增根,解完整式方程后,要检验。通常是把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若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此解是分时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则此解是增根。
例如: 设方程 A(x)=0 是由方程 B(x)=0 变形得来的,如果这两个方程的根完全相同(包括重数),那么称这两个方程等价.如果 x=a 是方程 A(x)=0 的根但不是B(x)=0 的根,称 x=a 是方程的增根;如果x=b 是方程B(x)=0 的根但不是A(x)=0 的根,称x=b 是方程B(x)=0 的失根.
如何求增根
解分式方程时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增根
学生在解一个方程时,如果出现了增根,往往是由于违反了方程的同解原理或对方程变形时粗心大意造成的。
1. 如果不遵从同解原理,即使解整式方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