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一般都掉到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59:26
流星一般都掉到哪里?? 不会掉到人烟密集的地方吗,历史上有没许多人被流星掉下砸死的?? 请大家给我以个明确的答案,答案好再追加50分!!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被燃尽成为一束光,这种现象叫流星。(如果没有燃尽就是陨星)。通常所说的流星指这种短时间发光的流星体。俗称贼星。大约92.8% 的流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普通岩石),5.7% 是铁和镍,其他的流星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
没听说过有陨星砸死人的记载, 现挖掘出的陨星大部分在人烟稀少的地区,而大多数落在地球上的陨星都是落在了大洋中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通常为陨石或陨铁或者其他金属类石头,这一事实,我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到了北宋,沈括更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里就写着:“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宋英宗治平元年是公元1064年。沈括已经注意到陨石的成分了。
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
在我国现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陨铁是四川隆川陨铁,大约是在明代陨落的,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现在保存在成都地质学院。
注:部分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
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
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
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
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公里
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
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公里。
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
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大部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