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怎么根据这句话写一篇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18:51

“操千曲却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背诵是一种创造活动,它可以外化我们对所背文章的内在的理解,传递出浅尝辄止所不能获得的真知灼见,这是一种升华。背诵同时获得了这种创造带来的乐趣和愉悦,我们可以想象那些考生在熟背经典文章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语言的创造性的愉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善始之用也。魏征有言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凡君子欲展鸿图之志者,必求善终,亦不忘善始。盖若无善始,纵有善终,亦有憾于始也。直如属文之时,若无凤头,徒有猪肚、豹尾,亦难尽善也。”(江苏考生《善始之论》)看看这样的文字,我们会感慨背诵的价值在于它能打造真正的语言,语言大师、自誉为“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曾指出: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学习汉语亦该如此。从其他角度看,背诵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记忆能力。美国一位有名大众演说家曾说:“好好发展我们的记忆力吧。一般人只用了百分之几。背诵好文章越多,你的记性愈好。”没有好的记忆力,是很难在信息时代去做好学问、开创事业的。
语文学习要返璞归真。少一些形形色色的试题练习,多一些提高素养和能力的阅读练习,按照语言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的规律进行学习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途。行文至此,不仅又想起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赤兔马之死》,文章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那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物如同此,人何以堪”之句,语言老到、妙语连珠。通篇运用整散结合、娴熟畅晓的古白话语言,没有一定背诵之功的考生是不可以在短时间里写出来的。另外再举一例——2002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刺秦》,则会让我们更加感到背诵在写文章时的重要作用,《刺秦》最后一段写到:“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与出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相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是如何巧妙化用原文的:“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