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本“讽刺网络小说”的小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22:29
大家知道,《堂.吉诃德》算得上是“反骑士小说的骑士小说”,在书中字里行间多多少少刻意地对那个时代风行的骑士小说冷嘲热讽。

再比如韩寒的《三重门》,讽刺的不仅仅是教育制度,还有“琼瑶”以及“言情小说”,只是讽刺比较隐含不直白。

那么在当今,网络小说——玄幻/言情/仙侠/穿越、修真、YY,种马后宫,……等等等等在“文学界”兴风作浪的时代下, 有没有一本或者有没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堂吉诃德再世”?

这是一篇文 不算小说 但也是对网络小说的讽刺 个人认为所谓的网络小说不过是拼凑起来的零零散句 有价值的可谓寥寥无几

  从《理工大风流往事》看部分网络小说的不足

  ●我读《理工大》时最大的疑惑,就是在这部写校园爱的作品中,竟找不到一点儿真正的恋爱。书中的那些故事或场面,恐怕至多只能称之为情,更多的则是勾引、瞒骗、争夺、尔虞我诈。它们占据了书中男女交往的全部篇幅,这难道不让人奇怪吗?

  ●为什么校园生活并非绝对无爱的地狱,到了作者笔下会如此令人憎厌?为什么作者自己也有真情和怀念一写成小说却变得如此冷漠,再也找不到热情和善意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文风对思维的影响,是形式因素对作品的限制。

  ●从少年时代起,他们就觉得这种冷漠人生态度最“酷”,最具挑战性,也最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于是便“为赋新词强说愁”,自觉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强化训练。网络语言的意性与调侃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或强了这种冷漠的取向。

  《理工大风流往事》(zt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11月版),誉为去年“中文网络最火爆的同人小说”,据称,“幽默凌越《悟空传》,人气超过《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真情直逼《第一次亲密接触》”。看来,它在网络作品中应有一定代表性。此书写得很机智,书中的大学生们都不用“俗名”,而只以《三国演义》中的人名代之,如刘备、关羽、赵云、貂蝉、小乔……等等,读来让发笑。这是它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当然这并非独创,作者写作时受过《此间的少年》的启发,而那本书则用《射雕英雄传》中的人名来写大学同学。不过,这些都还只能算得小聪明。文学靠小聪是不行的,它需要大聪明——有时大智若愚,看上去文字反倒是很拙的。大聪明,也就是对人生,对生活和生命的把握。而《理工大》显然离此远。

  我读《理工大》时最大的疑惑,就是在这部写校园恋爱的作品中,竟找不到一点儿真正的恋爱。书中的那些故事或场面,恐怕至多只能称之为调情,更多的则是勾引、瞒骗、争夺、尔虞我诈。它们占据了书中男女交往的全部篇幅,此外几乎就找不出其他的交往内容了。难道不让人奇怪吗?我们知道,爱与欲是不同的,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欲望以个人主体为重,情感则以对方或双方关系为重。而在这本书里,根本就找不到一点以对方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