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师帮忙翻译个古文,谢谢了,速求,高分悬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15:44:23
声韵之学,其来尚矣!书契既造,文籍乃生。然训解之士犹多阙焉。迄于隋、唐,斯有陆生、长孙之徒,词学过人,闻见甚博,于是同刘臻辈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取古之所有、今之所记者,定为《切韵》五卷,析为十策。夫“切韵”者,盖以上切下韵,合而翻之,因为号,以为名,则《字统》、《字林》、《韵集》、《韵略》不足比也。议者犹谓“注有差错,文复漏误,若无刊正,何以讨论?”则《唐韵》所以修焉。采摭群言,撮其枢要,六经之文自尔焕然,九流之学在所不废,古人之用心焉如何哉!
尝谓以文学为事者,必以声韵为心;以声韵为心者,必以五音为本。则字母次第,其可忽乎?故先觉之士,其论辨至详,推求至明,著书立言,蔑无以加。然愚不揆度,欲修饰万分之一。是故引诸经训,正诸讹舛,陈其字母,序其等第,以“见”母字牙音为首,终于“来”、“日”字。广大悉备,靡有或遗,始终有伦,先后有别,一有如指诸掌。庶几有补于初学,未敢并期于达者。已前印行音韵,既增加三千余字;兹韵也,方之于此,又以《龙龛训字》增加五千余字焉。是以再命良工,谨镂佳板,学者观之,目击而道存。
时崇庆元年岁此壬申长至日序。

还赏 你以为你是皇上呢

楼主,这是《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序》,不好意思,实在是太长勒,而且网上别说译文勒,就连原文都没有……如果分再多点的话就自己辛苦手动翻了……

分太少了,

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