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上为什么说海底的岩石都是玄武岩,而大陆上的都是花岗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29:54

首先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1L已经给出了答案

要明白这两者的成因差别:玄武岩属于熔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熔岩是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侵入岩是岩浆没有喷出地表,在地下结晶形成(你会不会问: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地表可以看见那么多的花岗岩呢? 因为地表被剥蚀了,使下部花岗岩露出地表)。

所以玄武岩和花岗岩没有海底和大陆之分

那么,为什么海底会出现那么多的玄武岩呢?
因为在洋中脊的位置,一直不断的有岩浆喷出海底,洋中脊向两边扩张使洋壳不断生长,而在洋壳和陆壳的接触带位置,不断俯冲造成洋壳的消减。
海洋中除了玄武岩之外,我们所说的沉积岩大部分都是在海洋中沉积形成的,比如大理岩、页岩、砂岩等等。
大陆中亦发育有玄武岩。

大洋中的玄武岩因为是地幔直接喷出地表,一般分异较差,是研究地幔或地球深部的很好的素材,所以容易被人们重视,而陆壳中的玄武岩来源则相对较多。。。而对陆壳中花岗岩的研究则可以大大促进人们对大陆壳的演化的理解。
因此两者只是在不同位置所突出的作用明显罢了。我认为不存在你说的大洋壳中玄武岩多,陆壳中花岗岩多的说法

根据地球内部各种物理性质,尤其是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从地表到地划分为三个一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 平均厚度33km,是固态地球的最外一圈,其下界以莫霍面与地幔分开, 由固态岩石组成,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两种类型。
大陆地壳具有双层结构,上地壳主要由富含各类富铝的硅酸盐矿物的酸性岩浆岩(花岗岩)和变质岩(片麻岩)等组成,故称硅铝层;下地壳主要由富含各类铝、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的基性岩浆岩组成,以玄武岩为代表,故称硅镁层。
大洋地壳平均厚度6公里,缺失硅铝层,只有玄武岩层

首先:玄武岩和花岗岩都是岩浆岩,即岩浆凝结成的岩石。

但是:岩浆岩有很多种类:
从形成位置来分:
1)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形成
2)浅成岩:岩浆在地下0~3000米凝固形成
3)深成岩:岩浆在地下3000米以下凝固形成

从物质成分来分:
1)酸性岩: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