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题(第六单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34:19
《晏子使楚》中,楚王明明输了,听完晏子的回答后为什么却笑了?与本单元其他篇的对话比,《晏子使楚》的特点是什么?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精简方式属于《讽谏小议》中提到的哪种?

本单元课文中的齐王,鲁庄公对待诤谏的态度,是否和《讽谏小议》中提到的唐太宗一样?

你能用其他的历史事实说明或反驳《讽谏小议》的观点吗

《讽谏小议》

奋不顾身 觊(jì)觎(yú) 谏(jiàn)诤(zhèng) 金口玉言 株(zhū)连九族 尸陈宫闱(wéi) 冷峻 杀戮(lù) 蒙蔽 奴颜媚骨 风骨凛(lǐn)然 佞(nìng)臣 从善如流 陛(bì)下 阿(e)谀(yú)奉承 阿谀逢迎 诽(fěi)谤(bàng) 虎视眈(dān)眈

晏子使楚 出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婴(约公元前575-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不完全真实,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婴(?—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为春秋时期齐国正卿。历仕灵、庄、景三朝,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注意政治改革,关心民事,反对祈福禳灾等迷信。
这部书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