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小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1:56:31
听别人呢说玉米的矮小病是白粉虱上的病毒引起的,那用什么办法防治呢?请高手指点一下。谢谢!用什么药喷洒能起作用,光用吡虫啉可以吗?

玉米矮小病是指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害,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轻病年份可减产5%~0%,重病年份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产。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一、症状:
玉米出苗后染病,植株心叶出现扭曲生长,病苗浓绿,叶片短而厚,硬而脆,密集丛生,叶背面叶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条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生长迟缓,出现死苗、弱苗,一般需毁田重种;玉米3~5叶时染病,植株上部节间粗肿矮缩,节间短缩,叶片丛生青绿,多数难抽穗结实,造成严重减产;5~7叶后染病,病株矮化,叶色浓绿,虽能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籽粒瘦,经济产量相对较低。
二、发病条件
1.毒源广泛:自然界广泛存在着毒源寄主及传播介体,多数禾本植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且在灰飞虱越冬代三、四龄若虫体内越冬,毒源较广泛。
2.玉米播期:玉米播种期不同,病害发生程度不同。春播及麦田套种发病重,麦收后灭茬直播发病较轻。
3.品种:不同品种之间感病程度不同。目前生产上高抗玉米粗缩病的优良品种较少。
4.田间杂草:田间路边杂草是灰飞虱和病毒越冬越夏的寄主,也是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但近年田间路旁、渠道等公共地带杂草丛生严重,为玉米粗缩病及其介体提供了丰富的中间寄主和广阔的越冬、越夏场所,造成靠近近田边、沟渠旁及杂草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5.气象条件:近几年秋季温度偏高,传毒昆虫为害时间长,致使越冬寄主毒源增加;冬季气温偏高,传毒介体灰飞虱越冬死亡率较低;夏季连阴多雨,有利于传毒昆虫越夏和田间毒源的积累。
6.耕作制度:玉米品种生育期偏长,播种过早,麦套玉米面积增加,小麦、玉米共生期较长,此种栽培方式使玉米幼苗期与带毒灰飞虱一代成若虫盛发期相遇,致使毒源大量传播,造成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
二、防治方法
1.适当调整玉米播期:玉米适当晚播,能有效地减轻该病的发生。重病田应于麦收后灭茬直播,躲过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一代灰飞虱成若虫盛发传毒期;轻病田就于麦收前5~7天套播,尽量缩短小麦和玉米的共生期。
2.选用中早熟耐病品种:经试验调查,品种间的耐病性有差异。如农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