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八关有轩辕关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37:41

有哈!

东汉时,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河南(治所洛阳)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于洛阳周围设置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治所在散关(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北牌窑)。

函谷关周初为内之地,遗址在今灵宝县坡头北,南峙巍巍秦岭,北淌滚滚黄河。战国时,秦始置关,称秦关。汉楼船将军杨仆“徒关于新安”,南史称汉函谷关。函谷关为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为洛阳八关之首。

伊阙关即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颖北上的必经之道。东汉时定为洛阳八关之一,其间山谷相连,自古为防守要地。《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帅纳王使汝宽守阙塞”,“秦攻魏将犀武于伊阙,进兵攻周,败于伊阙”。《史记》:“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之师于伊阙”。《旧唐书》: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将军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遂攻取洛阳。1948年3月,解放洛阳,也是首先拿下伊阙,继而攻取洛阳。

今日伊阙关遗址处,建有宏伟古朴拱桥,连两山为一体。

广成关位于汉光武所置广成苑的南边,故名。遗址在今临汝镇一带,这里世称“两山夹一川”,其东北有长虫山、娘娘山、和尚山、白云山、盘龙山,西南有大马山、大虎岭,自古是通往荆楚的要塞。东汉时,在广成关附近,有广成泽,周围四百里,水出狼皋山中,东南流入汝水。隋大业初曾置马牧于此。由荆襄一带北上京洛,这里是必经之地。

大谷关遗址在今偃师寇店乡水泉村,是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洛阳记》说:“大谷,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谷纵深15公里,深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丛生。此谷为洛阳京城正前方的一道门户。此关东西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风山等,峰峦起伏,形势天然。战时这里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为历代兵争将夺的古战场。

轘辕关遗址在今偃师与登封交界处,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关处鄂岭坂,少室山上,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