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个最高端的也是最常见的物理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4:27:22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物质组成的,那么光是也是物质组成的。那么光照了地球这么多年,那么洒在地上的光到那里去了呢?太阳把光洒向地球那动力是什么,就像我们必须要用力推车车才能动,那么光的动力来自那里?如果是太最是经过核变产生了光和推动光向前的动力。那么电筒也能产生光,那电筒的光是如何射向几十米之外的地方呢?他的动力来自那里。
我可能用词不是准很口语,不好意思我对光学一无所知,我是有一晚在玩电筒的时候想到了这此问题,希望大家帮助一下。

大学物理说法,任何物质都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光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 。光能被吸收,反射。所有物质都会吸收一部分光子反射一部分光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子获得能量。光照射地球除了吸收的一部分转化为能量外,有大部分是反射和漫反射了。固体物理学中人物光是波色子。玻色子在相互作用中不守恒的基本粒子,其行为遵守1920年代由萨蒂恩德拉·玻色(Satyendra Bose,1894-1974)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的统计规则。典范的玻色子是光子,即光的粒子;每次点亮一盏灯,就产生大量的光子。利用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将电磁辐射作为光子‘气体’来描述,无须再利用辐射的波动性,就能够预言黑体辐射的所有性质。这是量子世界波粒二象性之一例。波粒二象性认为,光子或电子等实体,既能用波也能用粒子来描述。玻色子是量子理论中负责传递力的粒子。比如,电磁力可以描述为两个带电粒子——如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之间交换光子,好像两个足球运动员之间的传球。
按照量子物理学的说法,玻色子的关键特性是它的自旋。所有玻色子的自旋要么是零,要么是整数——1、2、3,等等。这有点像小孩玩的陀螺的旋转——但又不完全像陀螺旋转,因为一个像电子这种带半整数自旋的粒子必须‘旋转’两次才能回到它起始状态。
玻色子不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因此可以占据相同能态,在低温下玻色子倾向于占据最低能级,温度足够低时会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

光的动力?这个问题很奇怪。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其它物质对光的作用力才是动力。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光的静止质量为零,所以光在空中穿行时,除非被吸收否则外力对它作用近似为0.因此它以光速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把光放入介质中速度会减慢。任何物质都有惯性。

光是波粒二像说的。
如果做波,就可以解释你上面的问题。因为他是一种能量波,不是物质。
他只是在物质中传播。

但是有的问题波像也解释不清楚,又认为光是一种粒子。。。

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楚光到底是什么。他什么性质都有,但什么性质都不能完美解释他!

1、光射到地球上,可能被某些物质吸收,产生能级跃迁,也可能通过反射的方式离开地球

2、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