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卢武铉自杀,包含哪些社会心理学知识?(提示:从亲和动机,舆论,态度,群体动力学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40:37

我对此写过一个短评,如下:
人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后,就会形成道德感,高低程度因各种因素而不同,但影响程度最大的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会在不知不觉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这时,就会形成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
一旦违背这些规则,就会被贴上“不道德”的标签。
而一旦不道德,他的人格就遭到了质疑。
人格被质疑了,人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尊严,也就没有了。
试问,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了,他还有什么?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大概就是这个逻辑。
但是,有的人为什么被公众唾弃成那样,依然出来见人呢?比如“艳照门”事件的几位主角。
按照上面的逻辑,他们也应该自杀的。
但为什么还活着呢?(以后会不会自杀我不知道)
了解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学说的人都知道,当我们内心有冲突的时候,就会很焦虑;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焦虑不安时,就会努力去降低这种焦虑。这时,人们就会动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否认,投射,升华等等。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我想,卢武铉很有可能就属于这样一类人。
完美主义可能会是他们的一项人格特征。
他们很容易去想象别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并且认为别人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一旦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人们把他这个人也认为是不道德的了。
这似乎很幼稚,不是吗?
但是,在他们大脑中,就装着这样的认知。
所以,我在猜,卢心里想对众人说:“我确实犯了错,但是,请不要怀疑我的人格!只是只有死,才能证明这一点!”
当然,我没有提倡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如果使用过了头,就可能已经被确诊为“非人”了,却还不以为然的以为自己是个“人”呢。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

你还可以去武志红老师的博客看看(在搜索引擎输入“武志红博客”就能找到),他写过一篇文章分析卢武铉自杀的心理动因。

卢武铉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
这种,类似于负担上的心理压力,很多人都会因为那一种自身心理承受不了的态度去面对,然后就可能得抑郁症之类的,
动机就是因为贪污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