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08:55
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依据是什么?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实践出发,阐述改革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理论。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两层含义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
  第一层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表明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过渡时期或别的什么社会发展阶段。
  第二层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即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不成熟。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显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面,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因此,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落实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必须首先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带着‘项目带着公款’走上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的基本依据。这一理论使中国改革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十五大重申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我们办一切事情都必须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凝聚全党的集体智慧,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不仅坚持、而且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胜利保证

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每个领导上台就有新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