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在策划与编排上的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5:39:00

《艺术人生》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采访的多是艺术名家,除了将其展示给观众之外,还有所谓“记录时代人物”的功能。除具备谈话类节目的一般要素外,我认为《艺术人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策划上的精心。该节目除常规性的采访个别艺术家外,还定期会策划一些专题节目,如“温暖”系列、“背影”系列,还有刚刚播放过的“唱给父亲的歌”。主题明确,内容翔实,内涵也很深刻。
2.制作上的精良。注意该节目常常运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小道具,或引导整个谈话节目有机进行,或出其不意引导嘉宾情绪转折,比较有戏剧效果。像《士兵突击》那集展示张译写给康洪雷的信;周迅那集的标点符号等等。
制作的精良还表现在舞台布景、灯光、音乐等方面。比如“红楼20年再聚首”中所有背景道具都是拍摄《红楼梦》时的原版道具,编导用心良苦。
3.注意思想深度的挖掘。很多人批评朱军的“煽情”,但在我看来,嘉宾的泪水多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朱军作为适当的“引导者”工作并不为过。
下面谈下《鲁豫有约》。这主要是一档清谈节目。以前看的比较多,近一年关注较少。在我的印象中,鲁豫为实现“中国的奥普拉”的目标,当年确实采访了很多不同的人,也关注过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做过以“抑郁症”为主题的节目,还有关注过一些新族群“奔奔族”、“月光族”、“换客”、“试客”啥的,确实体现了些许对社会新现象的敏锐度和人文关怀。但现在我所看到的《鲁豫有约》,大都是采访明星,观众也大部分是想满足窥私欲的粉丝,鲁豫的提问也简单到对谁都是一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幼稚的可笑(比如经典的“眼泪是大颗大颗的还是一条线一样往下掉”),暴露出准备的严重不充分。这是这个节目换成日播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主持人功课没有做到位对嘉宾和观众都是一种不尊重,表浅的、博人一笑的问题也表现出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总之我对它比较失望就是了。

以上是自己一些粗浅的思考,希望能帮的上忙!

嗯,2楼概括的很全面,句句实在话。
这两档节目在整个走向上已相距甚远,《艺术人生》更注重内涵和深度,“在时代现场,听精神回响。”
《鲁豫有约》现在看起来和湖南台的《说出你的故事》像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节目设计简陋至极!

我曾今写过关于这个题目的作业,是上学期写得,早已交老师了。你可以在网上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