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台湾的、香港、新加坡的哲学教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9:49:20
出于爱好,想系统的学习哲学,但是国内的课程总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想看看其他华语区是怎么安排的。我要教材的书名。

另外,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哲学学习之道。

哲学著作
周文王《周易》
老子 《道德经》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罗素《幸福之路》
卢梭《社会契约论》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柏拉图《理想国》
张荣寰《人学研究及其应用》
《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存在与时间》、《正义论》
还有最新出版的《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伯特兰•罗素:
《论几何学的基础》
《莱布尼茨的哲学》
《数学原则》
《数学原理》 (3卷,与怀特海合著)
《哲学问题》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
《数理哲学导论》
《心的分析》
《物的分析》
《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
《西方哲学史》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
《我的哲学发展》

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一。”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一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 “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哲学是抛弃自己的旧观念,一般来说,这也就是思想学习、研究的前提。人们的思想是通过问题、辩论和解答等而培养起来的。人的内心生活是在教育中扩充、获得的;通过教育,人才能有涵养,在思想上、在精神活动上才不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