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文焕怎么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1:42:29
希望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不要复制的)

他自己肯定从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因为不论怎么说,他都是投降、献计、招降,无论有再大的借口也不能免去他自己对自己的苛责……
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古成败论英雄
吕文焕是幸运的,因为历史上还有很多投降后遭到屠城的,全城百姓也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被元赏识的吕文焕,幸免于难。
作为武将,必然看透南宋的腐败,投降也是无奈,为保百姓,投降也是权宜之策,但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上说,再帮当时的算上异族的蒙古元朝仍然是对自己民族的背叛,不仅仅是朝廷、对皇帝之流了……
但是总是要前进的,南宋必灭。
有人投降随即隐居是中庸之道,
吕则是入世之道,可能也有为人赏识的感激
不可否认,从他肯坚守六年看,投降后的那么多年必然有自责
对吕文焕的看法每个人看的不同,
从人文主义关怀上看,必然是个英雄
从民族主义上看,则算不上了

南宋末年,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占据了汉室半壁江山的金国也走向没落,蒙古铁骑在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后,开始图谋中原,不久就灭了金国。南下攻宋的时候,在襄阳受阻,宋将吕文焕坚守孤城,展开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襄阳保卫战。在欧洲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用尽一切办法攻城,次次都惨败。吕文焕也渐感不支,屡次向宋庭求援,宋帝只顾饮酒作乐,奸相贾似道只顾搜刮财富,根本不管襄阳死活。吕文焕就这么苦苦的孤守了五年,周边城池相继失守,蒙古均在结束了欧洲和西亚的战事后不断增兵襄阳。眼看外城已几被攻破,元使又来劝降,说道:“尔等拒守孤城,至今五年,为主尽忠,也是应分的事情;但势孤援绝,徒苦城中数万生灵,尔心何忍?” 。吕文焕出降,立刻被任命为襄、汉大都督。其后吕文焕成为灭宋的强力先锋,破城无数,三年后宋灭。

襄阳一失,江南再无可以依仗的堡垒,元军所向披靡,沿途守将大半不战而逃,很快元军就抵达宋都临安。这时早被罢官的文天祥才接到朝廷诏书赴临安救驾。有人劝文天祥说:“现在元兵长驱直入,您这时候去不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 文天祥道:“我宁愿以死殉国。但愿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等文天祥到了临安,满朝大臣几乎早已跑的不剩几个了。皇太后献出国玺向元军启和,元军指定要南宋丞相来谈判,这时候哪有丞相的影子?皇太后只好宣布文天祥做右丞相去元大营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