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重新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23:39
结合现在世界经济形势 分析美元地位将来会如何?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里将来会是什么样的角色?800字左右最好了哈 谢

从目前的情形综合来看,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演变存在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重新修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
第二种可能性是美元失去中心地位,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第三种可能性是创造一种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机制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首先是实现全球储蓄率结构“再平衡”。
其次是达到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平衡”。

从第一产业看,农业比重下降主要是由食物需求收入弹性小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食物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使农业无法分享国民收入增长的利益而实现同步增长;土地收益递减使同一地块上的农业投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因收益下降必趋减少。这就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决定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跌。 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比重先升后跌趋势主要是由工业品的需求特征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程度低,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比较高,不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迅速增长,而呈现饱和、下降趋势,造成工业消费品的产值比重先升后降。就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而言,生产量的增大和新的生产领域的开拓使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与科技发展和生产升级换代相伴的生产资料“软化”,使生产资料科技含量增大,实物含量减少、物耗水平下降,生产发展更多地靠科技投入而非实物投入,于是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减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求演变的合力,决定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先升后降的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是在服务需求上升律与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服务需求上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必要性;第三产业的相对利益大,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动力;第一、二产业的生产高效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可能性。这三个经济条件同时具备,就使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存在具有了充分必要条件。服务供给上升律的作用,使第三产业的规模随服务需求上升而现实地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当然趋于上升。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美国高达70%, 像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有和好的基础,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游刃有余。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好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以国民生产总值。中国虽然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