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首歌曲要有伴奏、低音、和弦等多个声部才好听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01:50
我编 MIDI 有这个经验,每首乐曲,除了用长笛等乐器做主旋律以外,还要有弦乐、吉他、钢琴这些乐器做和弦,用贝司做低音,还要有打击乐器。一首乐曲至少要有 5 个声部。这似乎是公理,如果只有一个主旋律声部的话,音乐会觉得很单调;缺少了弦乐,音乐会变得有点刺耳,听不下去。谁能帮我解释这个道理呢?

急用,回答得好再继续追加悬赏,谢谢:-)

为了音质饱满
做单一乐器的midi,声音很单薄,很单调
人的耳朵是能接受很广泛的频响的,所以需要不同频率的声音混合,才感觉内容丰富,和谐。
各种乐器的差别就是音频不同,音调也有差别
像你说的那些midi要混合到一起,才会有整体质感。
自然界的声音也是如此,所谓的好音响好耳机重现自然原声,就是因为频响范围广,所能表达的内容丰富。
所以听到的声音接近自然原声,感觉充实圆润不空洞。
其实最好听的声音就是自然的声音,录制的都有损音质。
所以我们把好听的音乐成为: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