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当今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环境中,中国的韬光养晦策略是否已经过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27:18
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下,美苏互为最大的竞争敌手,相互牵制。中国在夹缝中求生,却是左右逢源,没有什么压力,所以韬光养晦的策略为中国争取了最大的国家利益和发展空间。可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国力衰退的俄罗斯已不复苏联的强盛,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日渐崛起,逐步取代俄罗斯成了美国的头号对手,不管你承认与否,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加紧封锁、围堵的最主要目标,被美国全方位地死死盯住了,此刻还在大谈所谓韬光养晦还有意义吗?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何异?

不过时,在我看来用“忍辱负重”更合适,这也是煤国议院对中的评价。你觉得那么多G债是白买的么?实力差距悬殊,不得不底头。挺险而上就成了伊和朝了。
你觉得“西特列”的初期成功是实力问题么?他采取的是冒险战,但跟整个欧洲和煤国比实力差距是大的,最终失败。所以强硬是不行的。

要准备打,如果以实力和时机论,朝鲜战争是最不适合打的仗,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硬着头皮打了,付出了巨大牺牲,打烂了吗?没有,中国照样建设起来了,而且打出一支世界一流的陆军,至今世界没有那个国家敢小视,历次对外战争无可争议地确立了中国陆军的地位,中国的和平环境不是谈出来的,是以一支强大的军队做后盾才有的,陆地上的边界纠纷根本不足为虑,来之能打,打之能胜,倒是海空军至今没有做点像样的事情,海上国土一失再失,渔民几乎沦为流寇,历来总是把台湾问题看得很重,台湾算什么,统一是迟早的事情,维持现状也并没有影响到两岸人民的和谐生活,历史发展到现代,陆地都已瓜分殆尽,21世纪就是争夺海洋的时代,现状却是不要说占新的,旧有的都保不住,韬光养晦不是绝对的,应当坚持不主动、不退让、敌进我进,北和南剿、对南海采取必要手段,说句不适当的话,南海好歹在中国地图上画了几百年了,还是不要在我们这个时代丢了好,像对待灾区人民一样,不抛弃不放弃,真理很多时候不是辩出来的,是靠强权确立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已经给我们上过课了,难道还需要再上一次吗。

确实,中国目前是被美国围堵的厉害,第一二岛链让中国军事情况都暴露在美国的监视之下,不过也就是这种政策,中国才得到了目前的状况。鉴于中国的韬光养晦,美国是不会明确提出对抗的,只会寻找一点时机捞一把,但是他还是没有什么办法来对抗中国。他的岛链之说也只是在战时才会用得上,可是中国这么一个态度,美国没法对中宣战,所以就没用了。以后中国发展了,岛链对中国更加是如同虚设。所以不过时。

沉不住气是不行的

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