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磨磨蹭蹭几十年都没能兴复汉室,他到底搞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5:06:48
希望不要像一楼一样说废话!!!

诸葛亮可不是干兴复汉室的活的~他是刘备的军师~,所以他是致力与蜀国的成立发展的~至于汉朝,那时早已没人去关心了~反倒是曹操只希望自己是成为一代枭雄,位列天子之下~当然也不会听天子的,相比下刘备还是野心不小的。在说诸葛亮并不是刘备手下头号谋士~比他官高的文官还有~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他是总军师~对一切进行出谋划策~

历史不是靠一个人来决定的!历史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好好唯物史观吧!

一,都江堰,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二,佤族抗英;
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三,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攘外必先安内,仔细想想 (ˇˍˇ)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