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要领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1 03:31:45
要详细,容易理解,有加分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西藏山南地区的舞蹈,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男女舞者沿顺时针方向携手旋转,分共同起舞与轮流起舞等不同形式。至今西藏农村在修建房屋、铺打地面时还可见到《果谐》的形式之一“打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舞蹈是从人们的劳作中延传下来的,藏族舞蹈也是一样,舞蹈的体态于他们的衣着有很大关系。地域文化的特色,青藏高原山路崎岖,气候温差较大,又因这里山高缺氧,人们的劳动节奏不能过于急促。在这种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制造了富有神秘色彩的农牧文化,而高原特有的生活劳动方式也形成了藏族“稳”,“沉”的舞步,松胯,弓腰,曲背及“一边顺”的独特舞蹈文化类型。 如安多地区的“噶尔”,是群众喜爱的古老舞种之一,以歌相融。舞姿步伐为曲、圆、柔、稳,动作造型多以一手将袖托举稍高于头,一手斜下方是自然状,如藏族妇女背水时一手扶桶底,一手抓桶绳,准确形象的突出了高原劳动生活的体态。还有中甸“锅庄”,以腰部合着节奏,有规律的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体态律动,极好地体现了高原人民勤劳、质朴、淳厚、平和的民族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