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父母埋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3 10:05:36
在吴晗的《朱元璋传》中,写到:“家里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田主呢?几年的主客,想来总该施舍佃户一块埋骨之地,谁知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邻舍们都觉得难受,伤心。正没计较处,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两兄弟磕头谢了,真是一头有了着落。但是,衣裳呢?棺椁呢?还是没办法。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还未动手挖坑,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天霁雨晴,到坟地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脚下土松,一阵大水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薄薄的一个土馒头,俗话叫做"天葬"。三十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写到:“朱重八没有办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拿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们确实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埋葬父母。“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泱佯”这是后来能吃饱饭的朱元璋的情感回忆。”
这两本书中关于朱元璋父母的埋葬,是当年明月没有写到吴晗写到的细节,还是这根本是不同的史实?

呵呵,大体史实还是相同呀!!

吴晗写道“……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不正是当年明月写的“……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们确实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埋葬父母。”

吴晗写的“……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不就是当年明月写的“……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

至于后面《朱元璋传》中写道的“天象”,应该是吴晗的演绎。虽然吴晗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朱元璋传》毕竟是他写的小说!!小说就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演绎嘛!!

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并不是小说演绎,而是用大众都能听得懂的通俗语言来陈述历史,因此讲得是历史事实!!

所以,两本书中关于朱元璋父母的埋葬,不是取材于不同的史实,而是同一史实!!!只不过,吴晗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了文学的演绎!!

很可能是,吴晗要说明朱元璋是天地所养…………

好像真有这么回事儿我记得明史有些

不能按字理解,得按逻辑理解。吴晗所说,似乎不太符合逻辑,不过,但凡是和帝王有关的,都会加点神奇色彩。

可能是吴晗太封建了,连朱元璋的父母埋葬都要写得神神秘秘的,怪不拉叽的。